欢迎您来到翰墨国艺文化研究院!
中国书画名家 ——尤中民
来源: | 作者:hmgyart | 发布时间: 2018-10-19 | 463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  


 


尤中民,字善水,号朴斋,男,汉族。1956年10月生于山东青岛,中共党员,现为青岛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会员、青岛翰墨艺术研究院理事、中国国际书画艺术促进会书法院副主任、人民艺术家书画院理事、北京东方翰林书画院名誉院长。2013年7月、2014年7月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在福建龙岩临帖学习班、厦门创作班,一并结业,2013月10月书法作品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全国大赛荣获金奖。书法作品被北京名家风采杂志社收藏。














 

山高人为峰

 

当人们在酒店里,朋友客厅中,单位会议室看到“诚信赢天下”,“天赐百福”……或一首唐诗宋词书法作品时,会问: “这是谁写的?”一看落款人名叫尤中民。认识他的会人说:“尤中民呐,毛笔字写得不错啊!”

梅花香自苦寒来。尤中民的书法作品不是顺手凭空而来的。他坚信: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”,20多年来,他笔耕墨洒,日月积累、锲而不舍、不断追求、勇于攀登,取得了良好成绩!尤中民虽然从小就爱好书法,但作为家庭的长子,在那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年代,得为生计奔波,根本没有时间和条件练书法。 20世纪90年代,他弃工“下海”后,创办了民英食品商贸批发部,当了老板。为联系业务,扩大市场,他走南创北,开阔视野。每到一地,看到好的书法,都会拍下来,仔细琢磨。心想:“我为什么写不出来呢?”

写书法,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门外汉难有真知灼见。当你拿起笔来写写,才知道其中的滋味。这是一条艰难曲折之路。成才率小于10%,90%的人都练了5~6年后,因看不到希望,打了“退堂鼓”

 尤中民也曾经灰心丧气过。但他居住的即墨故城东侧的西障村,有一个文化胡同,有一批有名气的书法家,他(她)们激励鞭策他,叫他不要“后退”。才使他不畏艰险,以“山高人为峰”的精神,真心走上了书法艺术之路。在名师的指点下,他的书法技术不断提高。“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”。写书法,必须练帖,如果不练帖就会误入歧途。他以颜体中学到了大气雄伟,从“二王”中学到了灵动飘逸,从董其昌体中学到了工整秀丽…...。”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!”   

书法还是一门艺术。一字一图案,一篇一世界。“笔墨抒豪情,瞬间定乾坤”。是一个人的灵性、个性、学问、修养、功夫、创新等多方面的综合体。春夏秋冬,一天天,一夜夜,尤其是30多度的炎热夏天晚上,别人都在室外纳凉,而他却在抓紧点滴时间,在灯光下刻苦地练着。汗水直流,淌到眼里,睁不开眼。从旁边的水盒中,捞起湿毛巾,擦一把脸,再接着练……他参加了2013年中国书协临帖培训班,2014年的书法创造班。

他的书法已形成了用笔讲究,遒劲浑厚、温润典雅、跌宕起伏,富有变化,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大赛中,他的作品荣获的金奖。在中国邮局“一代一路中国梦”书画大赛中获金奖。在喜迎十九大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大赛中获银奖。他被聘为中国艺术家收藏协会副会长,北京东方翰林书画院副院长,中国人民艺术家书画院理事……书法作品被北京名家杂志社收藏!

发奋写遍中国字,龙飞凤舞尽神韵!愿尤中民的书法作品。再登上新的高峰!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              
作者简介 董安荣,青岛即墨人。省作协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、中国诗词学会会员。著有《槐木镢楔》《董安荣戏剧选》《山雨》《满月儿》《即墨名胜》《大海之歌》《画眉舌头》,合著《抗日志士赵世恪》《创智之路》,主编《赵克志在即墨》等文集。